导航
新闻咨询

云晟锂电讲解常见六种锂电池特性及参数对比

发布时间:2019-08-09 18:08:37点击率:

        我们常常会说到三元锂电池或者铁锂电池,这些都是按照正极活性材料来给锂电池命的。本文汇总六种常见锂电池类型以及它们的主要性能参数。大家都知道,相同技术路线 的电芯,其具体参数并不完全相同,本文所显示的是当前参数的一般水平。六种锂电池具 体 LiCoO2 LiMn2O4 LiNiMnCoO2 NMC LiNiCoAlO2 NCA LiFePO4

Li4Ti5O12

          下面大家都一起来和东莞市云晟电子一起,学习一下常见六种锂电池特性及参数对比

 

一:钴酸锂(LiCoO 2)

其高比能量使钴酸锂成为手机, 笔记本电脑和数码相机的热门选择。 电池由氧化钴阴极和石 墨碳阳极组成。 阴极具有分层结构, 在放电期间, 锂离子从阳极移动到阴极, 充电过程则流动方向相反。结构形式如下图所示

  

 

阴极具有分层结构 在放电期间 锂离子从阳极移动到阴极;  充电时流量从阴极流向


       钴酸锂的缺点是寿命相对较短, 热稳定性低和负载能力有限( 比功率)。 像其他钴混合锂离 寿 SEI SEI 体系增加了镍, 锰和/ 或铝以提高寿命, 负载能力和降低成本。  

                   2, 400m Ah 18650 以小于等于 2, 400m A充电和放电。 强制快速充电或施加高于 2400m A的负载会导致过热和超 负荷的应力。 为获得最佳快速充电, 制造商建议充电倍率为 0. 8C或约 2, 000m A 电池保护电 路将能量单元的充电和放电速率限制在约  1C的安全水平。  

 

2


 

供大电流的能力;  安全;  在高低温环境下的性能表现;  寿命包括日历寿命和循环寿命; 

本特性。 蜘蛛图中没有显示的其他重要特征还包括毒性, 快速充电能力, 自放电和保质期。

 

由于钴的高成本以及通过与其他活性阴极材料混合材料带来的明显性能改善, 钴酸锂正在逐 步被锰酸锂替代,  尤其是NMCNCA。( 请参阅下面对NMCNCA的描述。)


钴酸锂在高比能量方面表现出色 但在功率特性 安全性和循环寿命方面只能提供一般性能表



汇总表

 


 二:锰酸锂(LiMn2O4)

 

 

尖晶石锰酸锂电池首次发表于 1983年的材料研究报告中。 1996年, Moli能源公司将锰酸锂为 阴极材料的锂离子电池商业化。 该架构形成三维尖晶石结构, 可改善电极上的离子流动, 而降低内部电阻并改善电流承载能力。 尖晶石的另一个优点是热稳定性高, 安全性提高, 循环和日历寿命有限。

 

低电池内阻可实现快速充电和大电流放电。 18650型电芯, 锰酸锂电池可以在 20- 30A的电流 下放电, 并具有适度的热量积累。 也可以施加高达 50A1秒负载脉冲。 在此电流下持续的高负 荷会导致热量积聚, 电池温度不能超过 80° C 176° F)。 锰酸锂用于电动工具, 医疗器械, 以及混合动力和纯电动汽车。


 

4

形状组成, 一般在电池化成后出现。


锰酸锂阴极结晶形成具有在化成后成型的三维骨架结构 尖晶石提供低电阻 但比能量于钴酸锂

 

锰酸锂的容量大约比钴酸锂低三分之一。   设计灵活性使工程师能够选择最大限度地延长电池

的使用寿命, 或者提高最大负载电流( 比功率) 或容量( 比能)。 例如, 18650 电池的长寿 命版本只有 1, 100m Ah的适中容量;  高容量版本则达到 1, 500m Ah

 

5 性和寿命方面有所改进。 纯锰酸锂电池今天不再普遍;   它们只在特殊情况下应用。

尽管整体性能一般 但新型锰酸锂设计可以提高功率 安全性和寿命


      大多数锰酸锂与锂镍锰钴氧化物( NMC混合, 以提高比能量并延长寿命。 这种组合带来了 Leaf Volt i3 LMO NMC LMO 30 ; NMC 部分提供了很长的续航里程。

      / 中, 少量硅被添加到阳极。 这提供了 25 的容量提升; 然而, 硅随着充放电膨胀和收缩, 而引起机械应力,  容量提升通常与短的循环寿命紧密联系。 可以方便地选择这三种活性金属以及硅增强来提高比能( 容量), 比功率( 负载能力) 或寿 命。 消费电池需要大容量, 而工业应用需要电池系统, 具有良好的负载能力, 寿命长, 并提 供安全可靠的服务。

 

汇总表


三:镍钴锰酸锂(LiNiMnCoO  2或NMC)

       最成功的锂离子体系之一是镍锰钴( NMC的阴极组合。 与锰酸锂类似, 这个体系可以定制 18650 NMC 2, 800m Ah 的容量并且可以提供 4A 5A放电电流; 同一类型的NMC 在针对特定功率进行优化时, 容量 仅为 2, 000m Ah 但可提供 20A的连续放电电流。 硅基阳极将达到 4000m Ah以上, 但负载能 寿 缩, 使得电池机械应力大结构不稳定。

 

       NMC 的, 但将它们混合起来作为调味盐和食品保存剂。 镍以其高比能量而闻名, 但稳定性差; 尖晶石结构可以实现低内阻但比能量低。  两种活性金属优势互补。

                  NMC 1- 1- 1

NCM 5 3 2 5- 3- 2)。 也可以使用其他不同量的阴极材料组合。

 

           由 度, 更低的成本和更长的循环寿命, 但是它们的电压略低。

 

        新型电解质和添加剂可以使单只电池充电至 4. 4V以上, 从而提高电量。 7 展示了NMC 的特 性。

                    NMC具有良好的整体性能 并且在比能量方面表现出色 这种电池是电动车的首选 有最低的自热率

        由 NMC 镍, 锰和钴三种活性材料可轻松混合, 以适应需要频繁循环的汽车和能源存储系统( EES 的广泛应用。 NMC家族的多样性正在增长。  



 

汇总表



四:磷酸铁锂(LiFePO  4)

 


 


         1996年, 德克萨斯大学发现磷酸盐可作为再充电锂电池的阴极材料。 磷酸锂具有良好的电化 学性能和低电阻。 这是通过纳米级磷酸盐阴极材料实现的。 主要优点是高额定电流和长循环 寿命; 良好的热稳定性, 增强了安全性和对滥用的容忍度。 如果长时间保持在高电压下,  磷酸锂对全部充电条件的耐受性更强, 并且比其他锂离子系统 的应力更小。 缺点是, 较低的 3. 2V电池标称电压使得比能量低于钴掺杂锂离子电池。 对于大 多数电池来说, 低温会降低性能, 升高储存温度会缩短使用寿命, 磷酸锂也不例外。 磷酸锂 具有比其他锂离子电池更高的自放电, 这可能会引起老化进而带来均衡问题, 虽然可以通过 使 本。 电池寿命对制造过程中的杂质非常敏感, 不能承受水分的掺杂, 由于水分杂质的存在有 些电池最短寿命只有 50个循环。 9总结了磷酸锂的属性。

  常用磷酸锂代替铅酸起动蓄电池。 四个串联电池产生 12. 80V 与六个 2V铅酸电池串联的电压 相似。 车辆将铅酸充电至 14. 40V 2. 40V/ 电池) 并保持浮充状态。 浮充的用意在于保持完全 充电水平并防止铅酸电池硫酸化。

 

        通 3. 60V ; 旅行中长时间保持电压在 14. 40V可能会增加磷酸锂电池的机械应力。 时间会告诉我们磷酸 锂作为铅酸电池的替代品能够承受多长时间的过充电。 低温也会降低锂离子的性能, 可能会 影响极端情况下的起动能力。


 

磷酸锂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长寿命 比能量适中 自放电能力增强

 五:镍钴铝酸锂(LiNiCoAlO2或称NCA)

 

          镍钴铝酸锂电池或NCA1999年以后被应用。 它具有较高的比能量, 相当好的比功率和长的 使用寿命与NMC有相似之处。 不太讨人喜欢的是安全性和成本。 11总结了六个关键特征。 NCA是锂镍氧化物的进一步发展;  加入铝赋予电池更好的化学稳定性。

高能量和功率密度以及良好的使用寿命使NCA成为EV动力系统的候选者 高成本和边安全性却有负面的影响

六:钛酸锂(Li4Ti5O12)

         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 钛酸锂阳极的电池已为人所知。 钛酸锂代替典型锂离子电池阳极 中的石墨, 并且材料形成尖晶石结构。 阴极可以是锰酸锂或NMC钛酸锂的标称电池电压为 2. 40V 10C - 30° C - 22° F 80 容量。

 

LTO 通常是Li4Ti5 O 12 零应变, 没有SEI膜形成和在快速充电和低温充电时无锂电镀现 象, 因而具有优于传统的钴掺混的Li- 离子与石墨阳极的充放电性能。 高温下的热稳定性也比 其他锂离子体系好;  然而, 电池价格昂贵。 比能量低, 只有 65W h/ kg NiCd相当。 钛酸锂 2. 80V 1. 80V 13

传动系统, UPS和太阳能路灯。



钛酸锂在安全性 低温性能和寿命方面表现出色 正在努力提高比能量和降低成本

       下图比较了基于铅, 镍和锂体系的比能。 虽然锂铝( NCA 通过比其他系统储存更多容量而 使

LMO 和磷酸锂( LFP 优异。 钛酸锂( LTO 的容量可能较低, 但它的寿命超过了其他 大多数电池, 并且具有最佳的低温性能。

铅, 镍和锂基电池的典型比能量



NCA享有最高的比能量; 然而, 锰酸锂和磷酸铁锂在比功率和热稳定性方面优越。 钛酸锂具 有最好的使用寿命。
 


返 回
东莞市云晟电子科技有限公司-wap版 版权所有©Copyright 2023
粤ICP备19046803号粤工商备P191905000694 粤公网安备 44190002003970号